返回顶部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5日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朱苏荣「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5期
支付清算业务是我国基础性金融服务,支付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服务“三农”的特许清算组织,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机遇,切实履行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职责,结合人民银行的有关要求和自身金融服务经验,聚焦主责主业,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深化数字金融多向赋能,协同农信机构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全力满足“三农”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全面提升支付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普惠金融引导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202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金融机构要持续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水平,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乡村。农信银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耕农村普惠金融,切实做好农村领域的支付清算和技术支持服务,助力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针对农村地区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支付需求,农信银通过完善系统功能、丰富支付场景、改进支付体验等措施持续优化支付服务供给,让更多支付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打造广覆盖、高效率的支付清算系统。助力乡村振兴,除了提供良好的信贷等服务外,还必须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使之覆盖更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力促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和协同发展。多年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发挥支农惠农作用,已实现近8万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网点互联互通,填补了异地资金汇划等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以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支持农村居民、小微企业、涉农龙头企业等农业主体发展,2022年处理支付清算业务364.99亿笔、23.38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9999.74万笔、640.64亿元。截至2022年底,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41家农信机构(含农村信用联社和农村商业银行)、7家民营和直销银行,系统内赋予社名社号(行名行号)机构网点共计45681家;系统接入法人村镇银行1069家,占全国法人村镇银行的65%。农信银云支付平台为28省区市成员单位的支付类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单一系统最广覆盖2544家法人机构。
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提档升级。为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和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一方面将惠农支付服务纵向延伸至农信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网点,另一方面又横向连接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头部机构。2021年以来,农信银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组织第一批7家试点成员单位完成北京冬奥会期间数字人民币服务保障。2022年,农信银推动20家村镇银行上线支付宝快捷支付和付款业务,新增5家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支持28家农信机构开通支付宝或财付通免输卡号绑卡功能。
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为培养农村居民移动支付使用习惯,2022年,农信银指导和协助成员单位开展“农民春耕节”和“农民丰收节”营销活动,鼓励农民通过绑卡及快捷支付购买农机具、化肥种子等农资用品。此项活动覆盖39家成员单位,近680万人次参与,带动绑卡量增加18.3万张,交易金额近8亿元。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支付环境、增强农村居民资金安全意识,农信银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媒体,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反诈拒赌 安全支付、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宣传。
金融科技赋能农村支付服务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不断延展辐射范围、增强渗透能力,为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农信银围绕县域农村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打造多层次、高效率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推出特色化、综合化涉农支付服务和产品,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优化农村普惠数字生态。近年来,农信银积极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点接入”支付清算、票据融资、征信服务、安全认证等16个金融基础设施,让数字金融的红利触达乡村,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企业和居民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其中,“一点接入”网联清算平台,可以让农村居民享受零距离网络支付服务便利,激发农村数字消费潜力,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45家农信机构、143家村镇银行接入网联清算平台;“一点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消弭“数字鸿沟”,截至2022年末共有7家农信机构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一点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可以便利企业跨境结算,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截至2022年末共有91家农信法人机构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点接入”多个征信数据平台,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征信数据“集市”,使普惠信用贷款投放更加精准高效,截至2022年末共有6家农信机构、49家村镇银行接入信息服务前置系统。
多场景支付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农村公共服务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支撑。农信银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推动支付服务广泛嵌入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公共服务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基础性、普惠性乡村民生建设。近年来,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不断拓宽服务半径,提供生活缴费、利农商城、社保卡激活、涉农贷款等普惠金融服务。农信银不断完善新兴支付工具功能,在农村便民服务点、助农脱贫服务站等网点布放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小额转账、助农取款等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农信缴费易”为16家农信机构的特约商户提供缴费、资金归集、查询对账等线上便民公共缴费服务,实现水电、学费、物业等缴费项目“一站式”办理,提升农村缴费数字化、自助化水平。农信机构依托医保电子凭证帮助客户自助完成刷卡买药、在线缴费,推动医疗结算、费用缴纳等服务的数字化与便利化。农信银综合业务服务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整合缴费入口、深耕民生场景,实现燃气、电信等便民惠民类业务自助缴费,助力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提升服务广度、深度和温度。在服务广度方面,为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农信银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原则,依托数字证书、电子信用证、信息服务前置系统,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协同与资源共享,疏通农村金融脉络,扩大支付服务覆盖范围。在服务深度方面,近年来,农信银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对农村客群的数字化认知,推出云支付平台、聚合支付、电子身份证等数字金融产品,有效服务农产品交易、农村电商、小额日常消费等场景,更好地满足农村创业者、返乡农民工、脱贫农户、新市民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例如,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多码合一”的支付便利,帮助农村地区近600万小微商户提高收款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在服务温度方面,农信银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无障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适老化金融服务设施,切实满足农村老年、少数民族等不同人群的支付需求。2022年,农信银指导和协助湖北、广西省区等11家农信机构完成“关爱版”手机银行APP上线,以操作易用性为核心目标,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金融应用场景,简化操作流程,去除了冗余、复杂的展示要素,贴心提供“大字号”展示,放大菜单图标及加强颜色对比,深受老年人欢迎。